曾經在上海煜柯機電工作過的同事們,你們現在哪里?過得還好嗎?蔡思云,陳汾汾,陳雙,陳欣,陳雪,儲進,儲婷,張德寶,陳歌德,范曉燕,方英暉,顧敏,顧旭楚,顧臻,管王婷,郭凱,郭云,韓華勇,郝夢捷,江艷,蔣傳鳳,鞠金陽,雷俊,李品江,李永康,劉紅兵,劉艷陽,劉勇,孫姞,孫杰,汪奇龍,王宏,王耀稷,張輝,聞豪,吳小琴,謝絳,熊志勇,徐玲美,許蔡霞,楊柳,楊垚,姚遠征,殷憲恒,尹巧元,于志永,袁浩,張建明,張靈敏,張躍,周斌,周鑫,朱慧霞,李冬磊,潘雯,李亞楠,石鑫,尚柯,王亞璐,張華,蘇雪雪,王棟,邵青松,夏遠清,鄒振文,王凱樂,崔小怡,曹江雁。
公司初創期,由于工程項目經驗不足,很多產品沒有經過測試就發給用戶,感謝你們的容忍。南京六合煤炭機械有限公司,南京健友醫藥有限公司,哈爾濱潤騰公司,萊尼電纜等等。
感謝公司投資人丁志圣,一路信任支持付出。
感謝在公司困難時期,給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親戚同學朋友們。吳杰,葛小瑾,崔東生,王永平,王小勇,王月平,龔一新,儲進。
上海煜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是2007年9月20日在工商部門登記成立的。成立之初我們主要定位為流體機械產品的代理銷售。
當時有一個意大利道茨計量泵在國內總代理商是大連艾格爾,他們在上海沒有辦事處,經與他們的銷售經理谷豐溝通后,他們愿意與我合作,讓我做他們在上海的代理商。于是我開始開發客戶,到處去宣傳道茨計量泵,每天在外走訪水處理行業的工程公司,設計院等。
就這樣日復一日,特別是高溫天,我騎著老自行車,在上海想方設法找潛在機會。大半年的時間一個訂單都沒有,另外每天都在開銷。真是心力憔悴,撐不下去了。心里想這樣不行啊,雖然是道茨計量泵上海總代理,但是一臺泵也沒有賣出去,沒有收入,什么也沒有用啊。于是我想不如賣我熟悉的大品牌米頓羅計量泵,雖然代理商很多,我還是試一下。結果,用戶一聽說我有米頓羅計量泵,立馬讓我報價,當時價格稍微報低了一點,用戶聽后,說訂3臺。就這樣第一個訂單做成的。以后慢慢增加知名名牌的產品,如普羅名特,斯德寶,WILO,Bray,Tuthill,艾珍,Spencer,Sika,愛德華,普旭等等。
幾個月后,帳戶上的錢開始多起來,買了一輛寶來汽車,并且上的上海牌照。
張德寶是我招的第一個員工,當時在萬體館我參加招聘會,他過來面試的。他大專學歷,但是人很實在。就這樣開始在我公司上班,工作還是挺認真的,有一天中午吃飯,剛開始還有說有笑的,突然接了一個電話說父親去世了。隨后我安排老丈人專程去他老家,帶了2000元慰問金。回來后,他很感動,工作更加認真勤奮。大概半年后,說老家談了女朋友,需要回家訂婚,我于是除了工資外又給了幾千。回家后,又給我打電話說女方要彩禮什么的需要錢,我又匯了一筆,等幾天,又打電話還需要錢,這次我感覺不對,老是打電話說缺錢,我讓他早點回公司來。結果至今也沒有來公司。真是叫恩將仇報。這個事情給我的教訓是,以后不管哪個員工請假過程中,一律不發錢,等休假結束回公司,情況說明后再給錢。
劉勇是我招聘的第一個大學生。這是我去我的母校鹽城工學院招聘的。劉勇這個人,勤奮好學,諾冠和SIKA是他一手做起來的。對我們公司貢獻比較大。后來結婚后,由于家庭原因,離職去一家外資企業。和我一直保持交往,公司有活動都到公司幫忙,我有時去玩也叫上他。至今還經常把客戶的詢價轉給我。
招聘劉勇的成功,讓我以后每年都去鹽城工學院招聘,一般每年招5-7名。連續招了幾年,總共招40-50名大學生,結果這些學生來后,都陸續走了,一般呆6-7個月。多的也有一年的。結果我投入大量的培訓,精力和工資后,都一走了之。以后我公司再也不輕易招應屆畢業生,小公司傷不起啊。
期間我感覺老是代理別人公司的產品,不是一回事,于是自己想搞一些自己的產品。我們代理的泰悉爾產品,我經來去他們公司,我當時主要代理他們TTS部門的燃油泵。他們主要產品有燃油泵,流量計。用他們的泵和流量計加上管路和閥門鈑金外殼可以集成一臺潤滑油加油機。當時加油機主要是加汽油和柴油。我想當然認為做潤滑油的加注機肯定有市場前景。那時就是膽子大,什么活都敢接。就是怕沒活。有個東北的用戶,做一個給飛機加油的,移動加油機,有加油罐2噸,移動小車,加油機。好不容易做好了,客戶來現場看,不滿意,竟然貨都不要了。像這樣的情況發生了4,5次。都是因為產品的質量的原因。當時年輕,比較莽撞,做事欠考慮,想得比較簡單,其他做一個產品非常的不容易。
在2011年之前,我們辦公在一棟別墅里。環境是不錯,就是電話只能安裝2部,客戶來看,形象不好。另外我想發展壯大,做一些組裝類工廠。于是搬到嘉前路,這里面積500多平方,前一半做辦公室,后一半做倉庫和組裝。裝修和辦公家具,加工設備總共花了20-30萬。辦公室很大,于是大規模找人,開發新產品,開始鋪開大干。但是干來干去,銷售額沒有增加多少,開銷是幾何級增加。現在我明白了應該是根據業務需要增加人員,辦公場地。是我付出幾百萬的代價之后,才知道這些。
在2011-2015這幾年,我進行大規模的招人,只要是人,愿意來我公司的都要,特別是有親戚老師朋友介紹的,面子上黃不起。結果這些人來了之后,活不干,整天說是誰誰介紹進來的,很難管理。真正專業的,懂技術,懂銷售的沒有幾個,閑人,需要培養的一大推。特別是應屆畢業生,什么都不懂,我們耐心的手把手教,學了2-3月,覺得學不到東西了,就一走了之。理由很簡單,想找個大工廠去鍛煉。讓人哭笑不得。
從2007年到2017年,我們干了10年,總的來說,干得不理想。如果我們再干10年,還是不理想怎么辦?誰還愿意給我們借款,誰還愿意工資不按時發放,誰還愿意貨款不及時付,誰和你一起干?
我們唯有艱苦奮斗。我們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有的只是我們的雙手,我們的大腦。通過勤奮工作,來發掘出大森林,大煤炭,大礦山。
回想自己從小成長至今,初中高中階段有舅舅幫忙,大學有大姨娘姨父幫忙,畢業后找工作有小姨娘姨父幫忙,創業有大姨娘姨父大力支持。再次感謝感恩一路支持信任我的親人們!感謝一路和我們一起創業的同事們!感謝供應商和客戶朋友們!感謝一路上有你們!